第六百三十二章 去往何方(上)-《全能大画家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对他们这一级的学生来说,几乎没有什么影响。
    而对于那些低年级的学生来说。
    有些家里人会让他们转去曼谷的德威校区上学,而有些脸上也浮现出迷茫的神色。
    人总是在生活面临变化的时候,才会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。
    好在蔻蔻并不迷茫。
    她望向储物柜子里的录取信。
    几封厚厚的信封,因为今年的情况特殊,校招会的结果出的很快。
    她受过伤,有过痛。
    但蔻蔻不是笼子里的鸽子。
    笼子里的鸽子每一次飞出,都会原路返回,最后盘旋沉湎在过去的痛苦之中,无法离开。
    她是一只小凤凰。
    凤凰,就算是皱巴巴的凤凰,她也会在痛苦和烈焰中,蜕变出新羽,将雨雾蒸发,获得更加美丽的新生。
    蔻蔻手指划过腕间带着那一小串手链。
    她将录取信抱在怀里。
    看了一眼储物柜子里的那本《缅甸岁月》。
    转身关上门离开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仰光国际机场。
    星巴克咖啡店。
    酒井胜子望着街对面,咖啡店门口著名的双尾美人鱼的咖啡店招牌。
    星巴克的招牌源于一幅16世纪挪威的手工阴刻木版画,它的绿底白画的风格便是源于老式单色版画的印刷风格。
    对此胜子很是熟悉。
    早在大正时期,日本的高等绿茶、砥部焼陶瓷或者一些昂贵而精致的手工糕点。
    便全部都是用木版画来做商品海报和包装的,并远销海外。
    曾有位学者对她说,版画的价值在于交换而不在于收藏。
    胜子不好说这个观点正确与否。
    但木版画由东夏传到日本,又直接影响了欧洲近代的艺术风格发生重大的变化。
    在文化传播领域。
    版画无疑便是影响力最大的绘画形式,没有之一。
    传说中美人鱼会在海风之中,用歌声和妖冶的姿态吸引着意志不坚定的水手上钩。
    从商标造型的角度来说。
    星巴克风行世界的版画LOGO商标其实蛮诱惑的。
    1971年它在美国西雅图创立的时候,人鱼的尾巴向两侧高高的打开。
    赤身裸体。
    胸部和肚脐全部都是裸露的,充满了“情欲”的暗示。
    后来它几经改版,先是将胸部用头发遮住,又将肚脐用圆形的“STARBUCKS·COFFEE”的边框遮盖,再到如今又加入了“多元化”、“全球化”的相关设计元素。
    这也和版画的发展历史很像。
    版画的高效艺术传播能力,意味着它往往是和社会的风气、审美习惯结合的最紧密的艺术流派。
    每到一地,便会快速的和本土的艺术元素融合,发生新的变化,被不同的人赋予不同的元素。
    浮世绘早期也不乏一些情欲相关的主题,甚至可以归结于一种花街柳巷的艺术形式,再到逐渐升华到用精致的美人、风景、花鸟、海浪来衬托人的生死轮回和尘世的虚无缥缈无常。
    所谓“浮世”者也。
    无论星巴克的商标怎么变,双手将鱼尾向后挽在两边的美人鱼的主体还是被保留了下来,虽说现在版本的造型看上去像是拿着两片圆月弯刀,准备浮上来找人开片,多过美人鱼魅惑和旖旎的分开大腿。
    但依然能看出最早期版画里那种妩媚“诱惑”的影子。
    和雷阿诺同样画过红磨坊舞会景象的后印象派大师图卢兹·劳特累克死于酗酒。
    巴尔扎克死于过量饮用咖啡所带来的高血压问题。
    医生已经明确告知了他,这种喝法会导致血压升高,并对心脏造成损害,巴尔扎克却不管不顾,继续大杯痛饮下足以填满整座塞纳河的棕色饮料。
    酒精与咖啡因。
    现代社会里最难摆脱的两样成瘾物,却是很多艺术家一生都无法离开的伴侣。
    危险却又让人割舍不下。
    恰似古代远洋商船的水手,在迷朦的波涛与海雾之间,所隐约听到的缥缈歌声。
    酒井胜子不知道为什么,自己站在街对面,盯着咖啡店的招牌,脑海里思维竟然发散的这么远。
    大概是如今局势连德威这样的私立教育集团都要考虑撤出仰光了,机场边的星巴克,依旧是一幅人来人往,车水马龙的景象。
    让酒井小姐稍微有点出神吧。
    也可能向她发出邀请的人,实在是太让她感到意外了。